跳至主要內容
首頁
認識基金會
歷史沿革
董事會
顧問團
中華藥學菁英
獎學金與贊助
捐贈記錄
基金會活動訊息
基金會活動訊息
藥事論壇講座
專業委員會
基金會推薦
優質生技產品與服務
優質藥局
優質診所
合作夥伴
出版品及藥師臨床工具
出版品
臨床藥師指導資料庫
用藥指導單
輕微症狀諮詢單
慢性病自我照顧教材
台灣醫院新藥引進價值評估
選單
首頁
認識基金會
歷史沿革
董事會
顧問團
中華藥學菁英
獎學金與贊助
捐贈記錄
基金會活動訊息
基金會活動訊息
藥事論壇講座
專業委員會
基金會推薦
優質生技產品與服務
優質藥局
優質診所
合作夥伴
出版品及藥師臨床工具
出版品
臨床藥師指導資料庫
用藥指導單
輕微症狀諮詢單
慢性病自我照顧教材
台灣醫院新藥引進價值評估
歷史沿革
董事會
顧問團
中華藥學菁英
獎學金與贊助
捐贈紀錄
中華藥學菁英
P4 張鵬翀
是張健教育長主持軍醫學校近10年裡,最最最重要的助手。有張鵬翀的協助,張健教育長才得以在抗日戰爭將近10年的時間,維持了軍醫學校良好的教育品質。他是國民政府時期的少將行政部主任。後來在第二軍醫大學也被評為二級教授第一名。
P15 李維禎
中國二大藥學專科大學之一的瀋陽藥學院創院院長(P14籠飛協助),該校是除了國防醫學院以外,全中國唯一的藥學校友們。
P19 趙仲雲
母校藥學系生藥學教官,在母校水源校區內的八卦的園的設計和維護,是趙教官點子。這個點了也讓那個時代的國醫人多了個校園文化景點,甚至綿延到現在的內湖校區,也有一個八卦園。
P24 樓之岑
1945年抗戰勝利後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到英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搭船返國到香港時,母校已隨政府遷台。他被北京人民政府輾轉接到北京,安置在北京大學任教。正好教到了後來得到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女士。他曾單任中國藥學會理事長,曾來台灣到訪母校水源校區。
P25 蘇中武
1949年任藥學系助教,曾隨母校來台,在水源校區時曾妥適處理了一次藥品庫房的煙害意外事件。後因太太懷孕待產,奉當時主管機關軍醫署准假,返滬探眷。後因滬台交通中斷,無法返台,滯留大陸。後在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擔任教研工作,獲評為一級教授(將級)。
P25 韋因琪
1982年任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1997年任重慶市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P33 奚念朱
1984~1988擔任上海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在20世紀60年代初,就在大陸開展藥物動力學的研究。難能可貴的是,奚念朱學長在98年度時被藥學校友會推薦當選為母校海外傑出校友。
P23 譚增毅
P24 黎漢德
在台中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P60 胡幼圃
經歷: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藥學院藥劑學組臨床藥動學博士,研究專長:新藥研發、生物科技、藥動學及臨床藥理、藥政管理 。
P60 陳基旺
P59 江樵熹
P63 譚延輝
P68 黃旭山
在台北醫學大學。
P69 葉明功
P72 胡德民
陽明交大藥學系系主任。
葉壽山
P45 郁慕明
新黨前主席。
P46 張立人
預醫所少將所長。
P40 鍾炳宏
目前網站建置中,敬請見諒